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案例明确固体废弃物是如何成为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源的,明确固体废弃物通过上述途径对人类造成的危害。2.通过观察活动,分析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树立垃圾分类减量的意识。3.查阅资料讨论垃圾越境转移引发的社会道德和政治问题。教学重难点:1.城市垃圾的三大特点2.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教具准备:有关自制图表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过程:一、城市垃圾的特点1.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概念:固体废弃物(通常称为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城市垃圾的特点⑴数量大城市垃圾的数量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每人每日产生垃圾的数量,发达国家为0.7~1.8千克,中等收入国家为0.5~0.9千克,低收入国家为0.5~0.6千克。2003年北京日产垃圾人均0.82千克,全市日产1.15万吨,年产421万吨。⑵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混合物,主要由废纸、厨房垃圾煤灰、食物残渣等、废塑料、废电池、树叶、脏土、碎砖瓦、混凝土碎块、渣土等组成表2.1。⑶变化大
f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以及电脑等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制造1台个人电脑需要700多种化学原料,其中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例如,每台电脑显示器的显像管内含有120240克铅,电池和开关含有汞、铬等重金属,对人体有害。本特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垃圾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工业科技,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垃圾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提高了垃圾的危害性。过渡:
上面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垃圾的来源和组成。由于城市垃圾混合堆放,直接降低了垃圾的可再生利用率,同时增加了垃圾积存的数量。垃圾分类是减少垃圾数量的良好途径之一。思考1.观察自己家庭的垃圾组成,为它们做分类处理,想想哪些可以重新利用哪些是可以避免产生的点拨:本题应在学生作调查之后进行讨论后总结,可以重新利用的家庭垃圾如:塑料、废纸、玻璃瓶、废铁等。2.访问周围的老人,了解不同时代家庭生活垃圾组成的变化。点拨:家庭垃圾中的塑料、包装用品、一次性消费物品等数量增加,炉渣等物品减少,反映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而反思现代工业发展和现代消费理念的误区。过渡:地理环境对固体废弃物具有自净能力,但随着人类排放废弃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