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改革探讨
作者:江虹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30期
【摘要】《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面向高校通信电子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本文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关键词】信息论;教学改革;编码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论作为一个对通信的工程实践有着广泛影响的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之前,《信息论与编码》基本上属于通信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近年来才逐渐被各大院校列为本科教学计划中。因此,《信息论与编码》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面向通信、电子、计算机类本科生专业课程,它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都显得有些落后。本文就针对目前《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对该课程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验教学方面分别进行研究探讨。1选择合适的教材《信息论与编码》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里面不仅涉及到很多的通信专业知识,还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的先修课程较多,其中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随机过程、数理统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有很多数学知识是本科学生没有学过的,比如随机过程和数理统计。即使学生已经学过的线性代数、通信原理,也会因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不够好而影响这么课程的学习。因此,这门课程在教与学上都有很大的难度。现在市面上已出版的《信息论与编码》教材大多数都是适用于研究生和专业技术院校的,只有少部分适合本科教学。这些教材中的内容也过于抽象复杂,理论性太强,公式推导居多,不太适合本科生的认知规律。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2根据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体系,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信息论与编码》课程的知识体系繁琐并且授课学时少,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来合理安排和筛选各章节教学内容。比如,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曹雪虹的《信息论与编码》第二版,其各章内容依次有绪论、信源与信息熵、信道与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加密编码。由于现代通信都提倡数字化,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侧重讲解离散信源部分的知识,而带过连续部分的知识点。教师在讲例题时不需要把全部例题都一一讲解,而应该选择讲解有代表性的例题来帮助理解知识点。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f龙源期刊网http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