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英汉语言的基本差异
作者:刘全定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4期
摘要: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其语篇结构也会因文化而不同。语言与思维方式,文化以及语言所在地方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由于这些差异造成的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障碍。本文从英汉语言的基本特点,螺旋式的中文与直线式的英文,形合与意合等方面分析英汉语言的特点从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思维方式;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可能大都见过下面的对话:
YourE
glishsou
dssoflue
ta
d
ice
No,
o,where,where
这是中国的英语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这样的对话对于中国人来讲非常容易明白,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谦虚的表达方法,谦虚是中国人民的美德。而英语国家的人却会感到费解,他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用一句简单的“Tha
kyou”表示感谢和接受。再比如,在中国,遇见熟人、邻居买菜回来时,我们总会微笑地打招呼“您买菜去了”“出去了啊”“吃饭了吗?”。这些都是寒暄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问。还有随便询问“Areyoumarried?”“Howmuchca
youear
i
o
emo
th?”“Howoldareyou?”这些私人问题在中国人看来是可以接受的,但往往会引起西方人的误解,认为问者有意探听别人的隐私。
一、英汉语言的基本特点
将看似普通的行为翻译成英语,同样的情况却对欧美人士来说无疑是莫名其妙,并会误认为是干涉。这样的错误便是由于语言所在的文化和习俗差异所造成的。学习者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原因而出现了语篇负迁移。再比如,在讲话或者写文章时,中国的学生喜欢先用大篇幅层层铺垫,最后讲出中心思想,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则在语篇开头就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说明自己的主要观点或者写作意图,态度非常明确。然后整个语篇会直线向前推进,论证过程逻辑比较严密。这也造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了不少英语却很难适应与以英语为母语者沟通。比如下面两段文章:
ToaChi
ese,E
glishis
oteasytolear
Wedo
otlivei
a
E
glishspeaki
gcou
try,sohave
ocha
cetobeexposedtoE
glishWelear
a
ewword,butweseldomhaveopportu
itiestopracticeiti
reallifePracticeismostimporta
tPracticemakesperfectwhetherwelear
toswimor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toplaypia
oAswetherearefewopportu
ities,Imustfi
dthemtocampustopracticemyorala
dwritte
E
glish
这段文章是一个中国学生写的。文章的第一句是一个主题句:中国人学英语并不容易。第二句和第三句从环境和练习方面对此主题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