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花美莲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07期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学校办学经验和力量的限制,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德国的高职教育很成功,研究德国职业教育,主要是借鉴德国的经验,以其之长补我之短。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启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本科院校在校生人数14566747人,专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7356819人,其中高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生人数为6570023人。高职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总人数近30。毫无疑问,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学校办学经验和力量的限制,高等职业教育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由于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做的很成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很多都是借鉴德国的。现实情况是我们并没用做得像德国那样好,甚至差得很远。通过研究德国的高职教育,找出我们可以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一、德国职业教育概况
1德国职业教育的产生背景
德国职业教育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战争创伤等原因,德国企业缺乏具有熟练技能的劳动者,不得不从土耳其和南欧诸国大量引进外籍工人,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7O年代中后期。但仅仅依靠外籍劳工来维持本国经济发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容易诱发社会矛盾。怎样为企业提供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成了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职业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德国原材料匮乏,全国除泥煤储量较为丰富外,其他工业所需原材料大都靠进口。在这样一个高度依赖外来原料加工并再出口的国家,建立技术优势必然成为立国之本。因此,德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国家多培养合格的实用技术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之一就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
2德国的考试制度
严格的考核制度。德国的职业教育考试有两个部分: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每次考试都包括笔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考试是由经济界的手工业行会和工商会等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由企业雇主、被雇用的专业人员代表以及职业学校的老师组成。如果不能通过考试,学生就没法从事本行业的工作,来年还要再参加一次考试。这种考教分离的考试方式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注重双重训练,实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周两天在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