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关,学校通过举行各种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形式来培养大学生地抗挫折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可是,抗挫折心理能力处于较弱及其以下水平者占总体的37,虽然数据不大,它却仍旧是相关部门不能忽视的一个数字。因为,当前依旧存在较多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现象。
特点一,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在消极抗挫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之所以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女生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比较积极主动,其次,现实生活中,由于某些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女生比男生更加热情、更加乐观这一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有一定差异,但是本质上还是有一致的11。
特点二,在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指标上,非独生子女在积极抗挫维度和抗挫力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比较安逸,遭受的挫
第7页
f折较少,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所以在积极抗挫和挫折力上的的得分较低。特点三,在专业指标上,大学生抗挫折承受力的各个维度上和挫折承受力无显著差异,
但是在消极抗挫、抗挫特质维度和抗挫力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其中,理工类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这可能是因为理工科的学生经常需要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大多具有可操作、科学的特点,长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使他们形成了积极严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进而可以有效的应对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的问题和挫折,而文史类的学生大多接触的是人文类信息,人格造就了他们细腻感性的人格特征,处事风格多以感性为主。
特点四,在家庭经济条件指标上,不同家庭状况的大学生在积极抗挫维度和抗挫力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得分比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得分高,这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在宜人性维度上有较高的倾向性,在信任、利他等人格特质上表现较为突出。43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挫折承受力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关系研究,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其挫折承受力的影响,目的就是在于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能力提供良好的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抗挫折心理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外向型、宜人性、责任心等维度和消极抗挫、积极抗挫、抗挫特质、挫折力存在极其显著地正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开放性、责任心倾向越明显,其抗挫折心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