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而君子则更看重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这个大道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命。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话,但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做到吗?一个人不去抱怨,就意味着他硬生生地把很多可以宣泄出去的怨气、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不再向他人推卸的同时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这多么难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可以做到呢?就是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都要重要得多。有这句名言让我想到,我在读者一书中看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村庄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残疾,男人双目失明。春天,男人背着女人到山坡播下一粒粒种子,夏天,男人背着女人除草施肥,秋天,男人背着女人忙碌着收获丰收得果实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生活,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没有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得幸福。当有人问他们你们幸福吗?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没有眼睛可是她有眼睛。女人说我没有双腿可是他的双腿能走啊。
f这是一种多么豁达得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我想人生如果有了这种胸怀,心胸如同有了源头活水,会时时滋润着灵动的眼睛,去发现美,欣赏美。就如孔子所说得;“君子上达”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于满足。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自己得内心充满阳光,所有流汗流泪得日子也会灿烂生花,种种的苦涩也会化为唇边一朵微笑。抱着一份美好的信念,守着一份淡泊宁静的心,即使在百花凋谢得季节,也会笑傲天下。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