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深度发展问题研究
吴小狼杨智雯郝佳惠梁颖张旭(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基金项目】:哈尔滨商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310140075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必然过程,城镇化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
善农民生存环境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是政府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并且强调了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本文旨在从城镇化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反映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为探索城镇化率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农民工转移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回归分析
引言
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一、研究现状及意义1、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民工城镇化的发展研究,主要是从微观农民工市民化的特征与问题,或者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制度保障方面开展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表明农民工的流动与迁移意愿强烈,但是在职业稳定性、社会经济地位和公共服务均等
f化等问题仍是市民化进程的重大阻碍。宏观层面的研究表明政府需要在住房、就业、户籍政策、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按照各地区不同经济发展环境和城镇化目标解决农民工“半城镇化”问题。国外学者对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经济收益等方面。
2、研究意义
在全球范围来看,城镇化率高的国家,总体上发展水平高,更富裕,同时这个国家的城镇化率一高,这个国家的集中度越高,经济密度越高,强度越大,而且这个国家也就越富裕。而中国的城镇化可以说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突破50,是对城镇化工作的很好的肯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