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因探析1发人深省的中学生孝德缺失现象对父母长辈要有感激之情、报答之心,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f《深圳特区报》报道过这样一则个案:学生小A家庭条件不算好,看到班上不少同学用手机,也向父母提出:如果期末考试进入班里前十名。就送他一部手机,妈妈答应了他。期末他考了第八名。妈妈马上给他买了一部三星手机。当她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将手机送到儿子手上时,小A却嫌不是彩屏,把手机扔在桌子上,连晚饭都不吃。爸爸耐心地劝他要为大人着想,没想到小A竟有很长一段时间对父母不理不睬,并表示:“长大挣了钱不给母亲花。”
这绝不是个别现象。为此,笔者特地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记得父母生日的孩子只占全班的八分之一;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不知父母的年龄:没有一个孩子主动给父母过生日。面对这么大的数字,我们感到非常震惊。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爸爸、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不仅容易懂。容易做,而且能培养孩子的仁爱、孝顺之心,更能为今后的爱国教育、爱民教育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中学生孝德缺失的主要成因及危害一方面。家庭对孩子孝德教育重视不够。孔子日:“子不教,父之过也。”子不孝,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会变成这样,问题的起源不在于孩子,更多在于家长孩子让家长们给宠伤、溺伤了。目前,多数独生子女父母只是一味从衣食住行上去关心孩子,满足孩子。只要孩子学业成绩好,一好顶百好,家务不让粘,体育不让上,社会活动不让参与,有不良思想倾向也不予纠正。更可悲的是,当学校进行孝德教育的时候,有一些家长竟表示不解。也许正是因为家长们的这种出格的“爱”,这种令人不敢苟同的教育观念,结果使得部分中学生虚荣心日盛、性情日骄、个性日骄、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形成了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品行。根本不知道去关心、体贴他人,甚至是疼他爱他的父母。
另一方面,学校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孝德教育。一项校园调查显示,学校对中学生的孝德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在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孝德教育占的比重明显偏小,甚至有的老师片面地认为,孝德教育主要是家长的工作,要靠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学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老师就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加之当前,学校大都受到各种文化成绩考评的压力,客观上又造成了重文化学习轻思想道德教育的风气。总之,学校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