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引导高校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有力的思想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大学生思想的转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提高思想认识。在思想活跃、敏感度高的大学校园里,如果先进主流的思想文化放弃这块阵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势必会滋生,从而影响校园和谐与稳定。高校舆论引导就是要使舆论中积极的内容和要素得到强化,并成长为主流舆论,而消极内容得以压制并最终消亡或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至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一方面加大对主流舆论的引导,另一方面加强公众自身的政治思想,提高对不良舆论的辨别能力也是必然的,这就对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辨析力抵制负面舆论的侵蚀提出更高要求。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f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自律性,大学生形成了对自己行为判断和约束标准,在面对各类事件和问题时,做出理性判断,自觉形成主流正向舆论,抵制非主流负面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二、突破传统的舆论引导理念,以正面的舆论引导人
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良好舆论氛围,应当以正面舆论宣传与引导为主,辅之以舆论监督,服务好中心工作和高校发展大局,在正面舆论引导过程中,注意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新传播环境下,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对新闻信息选择的途径和能力不断增强,以前采用的简单宣教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变化,高校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舆论宣传理念,改变措施,变灌输为启发,在人性化、柔性化、隐性化的传播过程中帮助受众更加清晰认识事件发展,引导其正面分析、判断,从而对主流舆论产生一致认同。在正向舆论引导过程中,典型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要大力宣传,使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在学校内外广泛传播,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与示范引导作用,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先进典型的宣传过程中应符合客观实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