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年级常规习惯养成之我见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习学校常规,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学校和班主任的首要工作。一年级的学生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对于学校这个名词既憧憬又陌生,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事物与人,也不知道会跟随谁学习,单纯的从长辈口中得知:学校是学习知识与文化的区域,而这些知识文化则是他们茁壮成长的关键,于是很多孩子怀着不安与憧憬来到学校。常规教育作为一年级入学的第一堂课,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对行为与习惯进行的教育;从教材编排来看:就是认识学校、站姿、坐姿、课堂情境、写作姿势等。虽然看似简单,但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老师通常会进行3~4天的教学,一群5~7岁的孩子要养成守规矩的习惯在短时间内很难达成。每位家长与老师都知道学生认真听课、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所以常规教育越来越重要。我从最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着手,把常规教育转化成成长与日常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方法,具体如下:一、常规养成从“趣”字入手一年级的新生,幼小衔接很重要,要让孩子爱上学校,既明白常规要求,又能按常规要求去做,对于一年级的新接班教师具有一定的难度。开学初,我们进行《七色花》入学课程的学习,为期一周,不上文化课,而是通过绘本学习,读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把学校常规教育揉在里面,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
f的课堂里,感知和学习常规。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生动多彩的画面,让孩子感受到美,让孩子明白道理,规范了孩子的行为。这一做法,让学生在“趣”中明理,在“趣”中自然过渡,在“趣”中学会了遵守简单的规则。却少趣味的一年级常规教育就会扼杀孩子对学校的喜爱,让孩子与学校和老师有距离感。有“趣”的故事讲出的常规道理要远远强于单纯的说教。二、常规养成在“细”处着眼1提出“细”要求(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把书本和笔盒放在桌子的左上方。(2)上课音乐响起:全体同学趴在台上,班长上到讲台,让同学们坐好,齐背诵《一日常规歌》。(3)上课铃响:老师走进教室,叫“上课”,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向外跨出一步,老师鞠躬说“同学们好!”,同学也鞠躬说“老师好!”,然后安静地坐回座位。(4)朗读、写字姿势:要求孩子们朗读时,双手拿书,把书立在桌子上,身体坐直;写字时,先握好笔,笔尖对着老师,让老师检查,同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背诵:读书写字要注意,眼里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后来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