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09-2012年)2009-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制定《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产业规模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市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生产企业410家,2008年全行业实现经济总量10346亿元,增长158。其中: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4373亿元,增长156;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473亿元,增长149;外包服务业收入为50亿元,增长282。在制造业领域,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占447,医疗器械占194,生物制品占102,中药占81,其他占176;初步形成了内资、民营、外资企业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培育了头孢曲松钠、痰热清和麝香保心丸等45个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拳头产品,以及益赛普、丹参多酚酸盐等一批创新产品,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上海生物医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由10多所高校、30多家专业研究机构、30多个研发中心(含外资)、30多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200多家研发型企业组成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全市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有近80位两院院士。十五期间,上海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总数的50。2003-2006年,上海累计获得国家一类新药生产和临床批文48个。
1
f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超过8200亿美元。我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将带来1000多亿元的新增医保支付能力,预计在今后5年内,我国药品需求量将以15~20的速度发展,这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芯片、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等一系列技术的突破,加快了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加快了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转移的步伐,上海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方面具有区位、人才和先发优势,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二)面临的挑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造成市场资金紧张,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大和新产品投产。且国外制药巨头受市场不景气的影响,采购中国原料药将会减少,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加快,一定程度影响了其在华业务的重组和发展,这给外向度较高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挑战。同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