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
【专题要点】专题要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①道家学派:老子、庄子;②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③墨家学派:墨子;④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儒学思想的形成(1)孔子创立儒学:①政治思想:“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②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③著述方面,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2)孟子主要思想:①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②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荀子主要思想: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③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4.道家、法家和墨家(1)老子创立道家学派。①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思想:无为而治;③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
f(2)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①主张:认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②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贡献。①贡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②作用: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