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
的取用
三、四等
02
5
一、二级
05
100
05单程观测始末10每边侧记一次
单程两端的平均值测站端的数据
表13
等级采用仪往返时间总测回一测回最单程测回间最往返测或不同时
器等级次数段数
大互差大互差(mm)间段互差(mm)(mm)
三级Ⅰ
1
2
6
5
7
±√2ABD
Ⅱ
8
10
15
四级Ⅰ
1
2
4∽65
7
Ⅱ
4∽810
15
一级Ⅱ
1
2
10
15
Ⅲ
4
20
30
二级ⅡⅢ
1
2
10
15
2
20
30
注:1测回的含义是照准目标一次读数四次
2时间段是指不同的观测时间如上午下午或不同日期测同一条边;3往返测量时必须将斜距化算到同一水平上方可进行比较
4±ABD为测距仪的标称精度其中A为固定误差单位mmB
f为比例误差单位mmKmD为测距边长度单位Km
第21条采用倾斜角直接计算平距时倾斜角测回数应符合表14的规
定
第22条测距边计算应包括记录的整理和检查气象改正加、乘常数的
改正倾斜改正投影到水准面和高斯一克吕各平面的改正等
观测方法
仪器等级、
对向观测中丝法
2
对向观测三丝法
1
第四节钢尺量距
第23条采用因瓦基线尺丈量基线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5规定。
等级
作往返定线尺段读估数温度读同尺各成果经各项改
业测的最大高差数(mm至(℃)次或各取位正,各次或
尺次数偏差较差次)
尺的较(mm各尺全长
数
(mm(mm数
差(mm))较差(mm
))
三等基线3120
3
30105
03
015√s
四等基线2125
3
30105
03
018√s
注:s为基线长度,以km为单位第24条采用普通钢尺量距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6规定
表16
f等级丈量定线最大尺段高差往返测读数读数互温度读往返丈量互差
方法偏差mm高差mm量次数次数差mm至℃的相对误差
一级悬空50
5
Ⅰ
32
05
120000
二级悬空70
10
Ⅱ
33
05
115000
注检定钢尺时其丈量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100000
第五节内业计算
第25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中所有计算
是否正确观测成果是否满足各差项限要求确认观测成果全部满足要求
后方可进行计算。当使用电子计薄时,打印输出的项目应与手记相同,
存储在记薄器内的各项
限差应打印在记录中。
第26条三四等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四等以下平
面控制网计算可采用简化方法平差平差后应进行精度评定
第27条采用电子计算机平差时计算程序必须经过手算验证否则应
对使用计算程序的数学模型计算精度输出项目等进行严格审查确认无
误后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