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的分子组成结合水(与他物结合):细胞组成成分之一水自由水(游离状态):①溶剂②运输营养和废物③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反应无机物存在形式: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无机盐功能: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如离子平衡,酸碱度平衡)构成:C、H、O、N等氨基酸(HN2CHCOOH)
R
脱水缩合氨基酸多肽折叠蛋白质
蛋白质
有机物
功能: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成份(如结构蛋白)②催化(如酶)③运输(如血红蛋白)④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免疫(如抗体)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②多肽链的空间结构计算题归类:①m个氨基酸,一条链,脱水个数肽键个数m1②m个氨基酸,
条链,脱水个数肽键个数m
③氨基酸:mRNA:基因(DNA)1:3:6构成:C、H、O、N、P、等DNA:质多
核酸
五碳糖、磷酸、含N碱基功能:遗传物质构成:C、H、O
核苷酸
核酸RNA:核多
单糖
二糖
多糖
糖类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构成:C、H、O脂肪:储能物质;有保温,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等功能脂质分类磷脂:膜结构的重要成份固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淀粉实验原理:颜色反应化合物
还原糖脂肪
试剂
斐林试剂苏丹Ⅲ苏丹Ⅳ
现象
砖红色沉淀橘红色红色紫色蓝色
蛋白质淀粉
双缩脲试剂碘液
1
f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比较:(1)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溶液浓度为001gml。(2)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再使用;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12细胞的结构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2)18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3)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高倍镜与低倍镜比较(2)物镜大小看到细胞的数目视野亮度视野范围物镜与装片的距离高倍镜低倍镜大小少多暗亮小大近远
特别注意:①换上高倍镜调整时,只用细准焦螺旋。②换镜前,应将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③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05cm)停下来。三、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真核生物细胞核细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