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状态怎样,课题意识是否明确,教师主导作用是否到位,练习设计是否合理等,最后要对研讨的课题以及教学处理的过程谈谈自己的观点。在上述任务完成后再及时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议,执教教师要带着自己的“自评”来,观课教师要带着自己的感受与建议来,在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围绕着研究的课题,围绕着学生的课堂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习状态,围绕着课堂活动组织,围绕着教学三维目标,观课教师对本节课肯定优点提出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切磋交流。在交流互动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在认识与认识的交锋中取得共识,促进教师整体的提高。
比如在交流丁进老师执教的计算课时。老师们觉得小学数学教学中历来都重视计算的教学,但过去的教学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计算的实际意义,没有让学生认识计算的价值与作用。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也影响了计算的教学功能。新课程的计算教学内容设计得很好,在实际中应用,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但是在重视应用的同时,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得不够,从而出现一说就会而一做就错的现象。老师们总结得出有效的计算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计算习惯的养成教育。比如认真校对、学会估算、主动检验等,重视讲清计算算理,重视对审题的训练,重视对学生计算兴趣的激发。特别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计算心态:平常计算像考试那样认真,考试时计算像平常作业那样不慌不忙,要对自己充满自信。
又比如张莉老师执教的是一堂实践活动课“周长是多少”。老师们在课后交流时普遍感觉实践活动课容量大,不易于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时时间不够,老师操作又有越俎代庖的嫌疑。而学生没有具体的操作,就没有对知识的感知,要把实践课上好很不容易。新教材中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理解,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述案例中如果学生对周长的意义不理解,就无法开展本课的实践与探索活动,而本课的活动又使学生对周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这是相辅相成的。老师们交流中还流露出实践活动课中要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本课中教者适当渗透了“化曲为直”“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为了更好地把实践活动课上好,老师们讨论要求下一学期大家多把实践活动课作为研讨课。
四、完善观课方式,引领反思深入
自半日研讨活动开展以来,老师们对怎样有效地观课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与提高。老师们反映,通过该课题的研究,知道了如何有效地观课。改变了以往糊里糊涂地听,听完后又不知所以然的状况。通过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