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2分
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f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①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②开?”盛极必衰,乃盈虚③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李渔《闲情偶寄桂》【注释】①斛:容量单位,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一斛。②次第:依次。③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2分1陶后鲜有闻.2乃盈虚一定之理.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1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甲文中,作者描绘莲的生长环境来赞美君子的品行;乙文中,作者由的特点联想到盛极必衰的人生哲理。4分14.甲、乙两文中,都流露出作者对“富贵者”的态度,请分析其异同。4分
三一碗入梦林清玄①妻子从网上买了一箱大闸蟹,送到家里,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从阳澄湖到台北,路远时长,竟能保持螃蟹的生命,在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②吃大闸蟹时,儿子忽然发问:“老师说,以前台湾人不吃大闸蟹,这
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f几年开放才开始吃,是真的吗?”“如果说是阳澄湖或太湖的大闸蟹,以前是吃不到。如果是吃毛蟹,爸爸从小就是吃毛蟹的,大闸蟹就是毛蟹的一种啊。”我说。③我的童年时代,爸爸在六龟新威租了一块林地,搭了一间砖房,在森林里开山。我们常陪爸爸到山上住,有时住上整个夏天。山上食物欠缺,为了补充营养,我们什么都吃:天上飞的鸟雀、蝗虫、蚂蚱;地上跑的竹鸡、锦蛇、兔子,河里游的小虾、小鱼、毛蟹、河蚌……④天空和陆地上的不容易捕捉,河溪里的容易捉到。我们做一些简单的陷阱,竹子上绑着小虫,插在田边、河边,第二天就可以搂。捉毛蟹则是最有趣的,从下游往上游溯溪,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