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档
课题: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人教版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必修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正确理解事件A出现的频率的意义;(3)正确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明确事件A发生的频率f
(A)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的区别与联系;(3)利用概率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探究发现法教学,通过在抛硬币、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提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掷币”问题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史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我国数学家的尊敬,实施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并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根据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判断给定事件的类型,并能用概率来刻画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随机现象通过实验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的频率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及计算的方法理解频率和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引导、启发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平台、PowerPoi
t课件、信息技术(电脑模拟实验、EXCEL图表)、数
学历史教育、学生动手做抛硬币实验
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和师生互动
一、设计课堂情景引入“随机事件的概率”:
1、故事情景:故事1名数学家=10个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曾经宣布:一名优秀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的兵力.这句话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来历.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
通过生动的数学历史故事,激起学生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兴趣,并指出故事中的数学家就是我国著名的航天之父钱学森,他早期在美国麻省
精选文档
f精选文档
击,搞得英美盟军焦头烂额.
理工大学获得航空工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一位数学家,该数学家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如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若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