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的青年占70以上,妇女党员占30以上,大专以上文化占85以上,生产工作一线的占90以上。每年在“两新”组织中发展新党员占总数的15以上。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党员干部每年培训不少于10天,普通党员每年培训不少于7天,对离退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等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健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党员队伍逐步形成吐故纳新、自我纯洁的机制。
四、主要措施(一)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党建基础。
5
f1、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夯实政治思想基础。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重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增强干事创业执政为民的本领。建立健全由政治理论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构成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充分利用县委党校、职工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党工委每年分批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组织一次集中培训;有计划地对各种类型的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培训。用5年的时间,将全县直机关基层党员干部轮训一遍。
2、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规范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抓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其他成员的调整、充实工作,按照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要求,努力构建一支梯次配置合理,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从机关党建工作实际出发,通过换届选举“公推直选”工作,注
6
f重把德才兼备、热爱党的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中来,努力造就形象好、能力强、素质高、结构合理、适应新时期机关党建的党务干部队伍。实施“党务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强党务干部的教育培训,把机关党务干部纳入县干部大规模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积极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域外考察、命题调研、以会代训等形式,切实增强党务干部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充分发挥和调动机关党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3、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夯实群众基础。组织开展“为民服务示范岗”、“群众满意示范窗口”等一系列为民服务创建活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