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操作规范及流程
f目
录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2、三棱针技术操作规程3、敷药技术操作规程4、熏洗疗法技术操作规程5、艾炷灸技术操作规程6、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7、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8、推拿技术操作规程9、刮痧技术操作规程10、耳穴埋籽技术操作规程11、红外线治疗仪技术操作规程12、超短波治疗技术操作规程13、颈椎牵引治疗技术操作规程14、火针刺法操作规范
f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头痛、腰痛、眩晕等各种急、慢性疾病。【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操作方法】1进针法1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1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1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1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2进针角度和深度2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2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2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2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f2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2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2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2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3行针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