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方物流是由物资供需双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它能使供需双方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的束缚,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普遍欢迎。作为物流满足的外部供应者,第三方物流以其服务的专业化、高效化、一体化,给其他工商企业大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管理利益,也给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有迹象表明,公司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利用频率越来越高,范围也将越来越广。随着国内物流的总量增大增长速度加快我国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行业整体逐步具有一定的规模扩张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近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较大发展,但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制度不完善。首先,我国没有统一的规划。国家信息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和标准化管理滞后已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网络安全问题也时刻威胁着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发展。在发达国家物流业非常注重市场营销并将市场营销观念作为指导物流企业业务经营的基本思想。现在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已普遍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营销模式,但在我国所有的这一切都还是空白。其次,体制上,中国物流业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称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农业部等专业部和国家计委、经贸委等综合部门。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部门之间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种种问题。2、市场需求受限制。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组织模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自建物流完成。企业自建物流虽然在品牌创建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却限制和延迟了高效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在企业优化内部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企业自建物流逐步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化物流的潜在需求,企业无法将其内部低效率的物流设施和组织实施进行有效剥离,因而给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造成较大的影响。3、观念难以改变。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单一的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范围封闭,缺乏进入市场和社会的一体化模式,习惯于传统的企业储运方式,重生产、轻储运,难以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