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次把“两个转变”同时提了出来,而且指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即由单纯指企业经营方式,到经济增长方式,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演变过程,这一理念的内涵已经突破了经济领域而不断扩大至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由于体制、机制以及根本理念等愿意,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从1978年居世界第十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是再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发展理念上过度强调GDP,重数量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收入
f差距较大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方略,逐步形成了五大发展理念。一是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他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二是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三是绿色发展。201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