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作者:巴图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
摘要:循环经济是环境优化与经济增长协调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手段。对于我国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言,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民族地区;资源;环境
AbstractCirculareco
omyisamodelofsustai
abledevelopme
tofe
viro
me
ta
deco
omycoordi
atedi
teractio
isthebasicmea
stoimproveresourceutilizatio
efficie
cytheco
structio
ofaco
servatio
orie
tedsocietyForChi
asecologicallyfragileeco
omicallybackwardwester
regio
shasveryimporta
tsig
ifica
ceforthedevelopme
tofcirculareco
omy
Keywordscirculareco
omymi
orityareasresourcese
viro
me
t
中图分类号D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民族地区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每100个贫困县中有75个生态脆弱县、每100个生态脆弱县中有70个是贫困县。民族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在这样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若继续采取传统的线型经济模式搞西部大开发,势必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使生态得到修复,经济发展也才能走上遵循生态规律的正确轨道。
2、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民族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开发
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储量十分丰富。全国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30的锰矿石保有量、726的铝矿保有量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区,开发优势明显。全国552的宜农荒地、75的草地和56的林木蓄积量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虽然资源丰富,开发优势明显,但由于长期实行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源也造成了严重消耗和浪费。只有改变这种以能源的巨大消耗和消费为代价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民族地区宝贵的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民族地区调整结构和降低碳排放量
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内分工格局中,民族地区工业结构很不合理。一是“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很大比重,这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而且造成严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