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利益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可以吸
f纳、接收和传播科学技术帮助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文建2011认为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当然农业旅游也会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振之2011以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背景提出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互动有着双赢的效果。二者的相互融合帮助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帮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兴产业帮助形成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张莹2006提出了农旅互动的“三农”效应与旅游效应。“三农”效应表现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密切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社会开放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村的生态影响巨大。旅游效应表现在开拓旅游新领域丰富旅游产品和缓解假日旅游热点压力。
3农业旅游的融合模式
学者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刘华楠1998根据我国地形、地貌、人文的多样性和气候、生物、农业资源的多样性以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与特点认为我国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和方向有十类即都市农业型生态环保型绿色食品基地型民俗风
f情型新、奇、优、特产品型人文景观型地形地貌型科技先导型动植物品种示范推广型及农业博览会型。
梁留科吴次芳曹新向2002等从项目开发上认为农业旅游分为观赏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旅游模式。孙爱丽2003对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此类旅游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在发展过程上出现自发式、自主式和开发式三种开发模式。
张莹2006认为农旅互动开发模式归纳为田园模式、乡村模式、科技模式和商业模式四大类每大类又各自包括不同的具体类型。农旅互动产业组织模式则分为“企业农户”模式“企业社区农户”模式“政府企业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和“示范农户农户”模式。
4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
颜醒华李勇泉2004指出农业旅游要想实现高层次的融合与良性互动必须着手于加强农业旅游区的统一规划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构建旅游区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灵活运用各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