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A都是辩证法观点B都是诡辩论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8、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所见所思往往各不相同,这说明(C)。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认识客体的制约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主观的9、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B)。A意识产生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转化为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
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D)。
f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1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B)。A本质和派生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12、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A)。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4、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fA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15、《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7、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C)。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
f1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19、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C)。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C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