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17.(1)A;C顺序不能颠倒
(2)电应该是46V交流电;小车应该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没有抬起木板右端用平衡摩擦力。(只要答出其
中两个就给全分)
(3)a088ms2
四、计算题(注意解题规范,写上必要的文字与公式。每题12分,共计36分。)
18.(12分)解:1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2)根据位移公式
h
v0t
12
gt
2
有17510t110t22
(2分)(3分)
f得t7s
(2分)
(3)vv0gt
(3分)
得v60ms大小为60ms
(2分)
19、(12分)(1)由题图乙可知,木块经05s滑至最高点
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a1
vt
405
m
s2
8m
s2
(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上滑过程中:mgsi
mgcosma1
(2分)
(2分)
代入数据得30355
(1分)
(3)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xv0242m1m2a128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下滑过程中:mgsi
mgcosma2
(3分)
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2a2x
联立解得V2ms
(2分)
20(12分)答案:(1)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vA3ms
(2)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3ms≤vA≤4ms和vA≥5ms
解析:(1)对圆周最高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mv12r
(1分)
从
A
到最高点应用动能定理得:
mg2R
mgL1
12
mv12
12
mv02
(2分)
则A点的速度为3ms(1分)
(2)若刚好能过壕沟C到D的运动时间:t2hg
(1分)
C点的速度至少为:
vc
st
3m
s
(1分)
则从
A
到
D
应用动能定理
mgL1
L2
12
mvc2
12
mvA2
(2分)
得到vA5ms
则A的速度至少为5ms
(1分)
f若到C点速度为0,也不会掉进壕沟
则从
A
到
C
应用动能定理
mgL1
L2
12
mvc2
12
mvA2
则A的速度至多为4ms
(2分)
由第一问恰好过最高点时A点的速度至少为3ms可知,能保证不掉壕沟也能保证过最高点
的速度范围是3ms≤vA≤4ms
(1分)
综上所述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的范围是:3ms≤vA≤4ms和vA≥5ms
则A
f20192020学年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全卷满分:11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中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