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这时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作文的立意
f更高。在写作方面,除了多看书看报外,还可适当记点周记之类,锻炼文笔,久而久之,就会越写越顺。一些喜欢听歌的同学常常会记些喜欢的歌词,在写作时用一用,还真不愧为一种好办法,最起码在语言上就占了不少优势。当然,也可以背一些优美的句子,使它们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常记常用,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提高。
四、积累情感,真实表达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这说明创作的冲动来源于对生活的热情。如果下笔前没有对生活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故情者文之径,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所谓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情感,才能引发出写作的动机。
常言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的,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但是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受成人化的影响,作文中有意无意的说假话,抒假情的现象大量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审美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抓住一切机会让其情感发泄,如在运动会、拔河比赛、歌咏比赛、春游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的集体活动中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
五、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讲一个要点,鼓励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每一道题都需要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只能是授以学生渔,而不能授之以鱼。比如修辞方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这类题,老师只能给学生讲一道例题,学生应该模仿这类题的方法自己练习直至掌握,不可能老师将每一道题的答案都给我们讲。而且要让大家应该记住: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多写作,多阅读,多思考!
作为一名光荣的语文教师,教授的是我们祖国的母语,要将我们祖国文化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