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申论:阅读中的材料意识
华图教育张冲
在申论试卷组成中占最大比重的无疑是给定资料,在公考界有这样一句话:得申论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申论。突显出申论阅读的重要性,申论阅读的直接对象就是50008000字的给定资料,对给定资料的处理情况决定了申论考试成绩的高低走势。既然阅读如此重要,我们就有必要逐一为大家讲述如何做好申论阅读。在学习阅读技巧、方法之前首先必须要具备两种意识,这第一种意识就是材料意识。在材料意识中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材料来源当前申论考试中出现的材料来源大致有以下:1新闻报道,最典型的就是中央电视和一些地方电视台的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揭示,在申论考试中起到展现问题的表现;2政策文件,诸如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等,这类政策文件的出现往往会成为一年申论考试的主题所在,成为一次考试的指导方针,考生在平时必须对这类政策文件有所了解;3时事热文,各类评论员对时事的评价,体现的是对社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考生可阅读《南方周末》、《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4相关做法,包含古今中外的做法都会出现的申论材料中,一方面是为了对比我国当前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是为了我们做工作有所借鉴;5访谈对话,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申论材料中,对话的对象可以是领导干部,也可以是人民群众,这样的材料要紧紧抓住记者或主持人所提问题。二是材料分类根据上述材料来源,可以讲申论材料分为事实性材料和理论性材料。事例、案例、数据、图表都是事实性材料,需把握其功能以便寻找有效信息,理论段落、句子、甚至是部分词汇是理论性材料,是有效信息的集中点。从时间角度来讲,事实性材料发生在前,理论性材料发生在后;从因果角度来讲,事实性材料是原因,理论性材料是结果;事实性材料是论据,理论性材料是论点。现在的申论考试,材料基本都是混合型材料,很少将事实性材料和理论性材料完全割裂,所以在处理这两类材料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既有事实性材料又有理论性材料要更重视理论性材料,二是全段均为事实性材料要抽象把握其内在含义。
三是材料主题性
f这是整个材料意识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篇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唯一的。因为考生忽视了对材料主题性的了解,直接导致在申论最后一篇文章写作时不知所云,很多人表示没东西可写。材料主题一般会出现在材料总分总,总的段落中,或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抑或政策文件,如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