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下面,我们就来品一品。【幻灯片3】
三、合作探究
(一)上阕
1、人说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要唱苏轼的词都要高歌“大
江东去”,可见开篇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然成了苏轼作品的象征,
这是唯有苏轼能驾驭的大开大阖之典型。下面请同学们来品一品,你品味出了什么?
【明确】“大江”空间之广阔,“千古”时间之悠久,人物之众多。
①字面: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把他们都淘洗净吗?
②面对长江我们会想起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谁的感慨?(孔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已”
喻指时光的流逝。孔子早就有这样的嗟叹,苏轼登赤壁临长江,也会由这滚滚的江水想起
不断流逝的时光,无情的逝水,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里,
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再有当年的光彩。苏轼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
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
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并将我们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气势恢宏,笔大如椽,但苏轼
挥起这如椽巨笔,只轻轻一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什么时代?(三国)什么地点?赤壁
空间之阔大只聚焦于“赤壁”,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郎”。
3、在我看来,“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这里,周郎是指周瑜,能否改成“周瑜赤壁’
联系课下注释揣摩一下。
明确:“郎”显得特别年轻潇洒,这是一个有亲切意味的美称。
赤壁,原不属于哪个人,词人却让他归了周瑜,赤壁因周瑜而著称。反过来,周瑜指挥了赤
壁大战而扬名,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
接下来,词人浓墨重笔描写赤壁的景色。【齐读】
2
f4、我们知道,古人作词讲究炼字,留下许多炼字佳话。【幻灯片4】下面请同学们品一品,你喜欢哪几个字?【讨论】结合图片来细细的咀嚼。【明确】“乱”:岩石山崖的奇形险怪。“穿”: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石:从形的角度,写出了山石奇峭高峻。“惊”:本意为“马骇也”,像惊马一样的波浪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写出江水的汹涌澎湃。水:从声的角度。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卷”: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犹如白雪。从色的角度。“拍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