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西方国家在20世纪中期就开展了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其中主要研究的重点放在内部牵制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利用责任来进行分工,进而保证相应的部门或者员工能够协同完成相关事项,而不是单独作业,协同双方可以相互监督或者控制。由此可以看出,内部牵制为我们现代的内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导着我们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随后又产生了关于内控的概述,有的国家将其界定为:为保证企业财产的完整、安全性,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企业执行既定方针而制订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在1958年又逐步细化内控,将其划分为内部会计和管理控制,在1988年的时候
f有明确了内控结构的含义,将整个内控体系分为三种程序,即环境控制、程序控制、会计系统。90年代之后,内控体制就有了新的发展,主要由一些会计专家组合而成的组织针对内控的实践,出具了相关的报告,指出内控主要包括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控制、活动控制、评估风险、沟通信息以及监督,这一报告具有很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内控的环境也在改变,04年的时候,该组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管理风险的理论框架。经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目前国外很多研究都是针对内部控制展开的,较少涉及到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内控,很多这方面的内控都是参照权威机构所设定的内控制度来仿照执行的。比如美国比较权威的是COSO出具的报告、加拿大的COSO指南、还有英国的HANIPEL和CADBURY报告等。1212国外各高校管理科研经费方面的研究现状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针对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已经采取了很多强化性措施,比如美国,研究控制高校科研经费的成本已经有60年的时间了,相关部门在1958年就制定并颁布了指导性文件,以指导高校管理科研经费,主要是分摊成本,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控制科研经费的研究。在其颁布的文件中,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必须按照科研项目的数量进行成本计算,遵守计算的原则,这个过程包括了确定成本、成本的分配、审核、报告等。此外英国的联合指导小组利用成本透明的方式来计算,将成本与定价相结合,该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积极的将成本融入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日本政府比较重视管理和控制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良好的控制预算能够充分的调动社会民众的监督积极性,也能大力推广相关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进而督促高校严格的管理科研经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