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28、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29、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30、下雪不寒化雪寒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3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32、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
f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33、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34、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35、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3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3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