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以提高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习惯、掌握科学探究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而纵观当前的课堂教学,应试训练和知识灌输仍然是教学的主旋律,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要实现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要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一、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看到,现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现了从传统教学培养学生“双基”能力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可否认具有时代的先进性。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生物课程标准仍然以生物知识为体系,注重生物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传授,知识本位仍占有主导地位,对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不足,并且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仍然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缺乏程性和形成性评价,因此难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二)实验课开设的缺失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对体验
f科学研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设情况,发现大多数学校在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到学校实验设施设备条件的限制,课程标准要求的实验大部分不能开设,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实验,从而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缺失;二是教师实验教学观念落后,对实验课重视不足,认为只要把实验“讲透”,学生就能在各类考试中取得高分;三是部分教师自身实验能力不足,不能规范地指导学生使用实验器材实施实验;四是学生动手能力差,造成实验课堂的“无序”,因此很难达到实验目的;五是生物教学课时少,如果用于实验教学的课时过多,就难以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缺失。(三)“STS”教育理念渗透不足,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STS”教育理念强调科学(scie
ce)、技术(Tech
ology)和社会(Society)的协调发展,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重视技术教育,重视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STS”教育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素质教育的施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