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松材线虫发生区或其边缘选择外观正常、针叶无明显变色的松树主干上打一可见木质部的孔,位置和方向不限。在秋季打孔后24h观察,在冬季打孔后48~72h进行观察。
f观察打孔后松树流出松脂情况,初步辨别健康树和疑似罹病病树。对疑似罹病病树进行取样镜检。542诱捕器监测法在松褐天牛羽化期,每个固定监测点设置一个诱捕器。放置点设在山顶、林道旁空气流通处。将诱捕器固定安置于2株松树间,下端应离地面1.5米左右,防止脱落。将诱芯放入诱捕器诱中,每隔15日更换一次诱芯,每隔3~5日羽化后期可5~7日检查诱捕天牛情况,收集诱捕的天牛进行分离、镜检,检查是否携带松材线虫。诱捕器示意图如下:
图51诱捕器示意图543线虫检测管法在树干上用电钻(木工钻)钻一可见木质部且与线虫检测管直径相同的圆孔,插入线虫检测管,1~4h后拔出检测管,通过检视管壁凝结水内有无蠕动线虫,再鉴定是否为松材线虫。6抽样方法61抽样对象的选取
f(1)对发现的枯死、濒死松树首先排除其它死亡原因(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冻害、水渍、其它病虫危害)。(2)查看是否具有松材线虫病症状。(3)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不久的优势木(针叶呈黄绿或黄褐色,尚未完全枯萎,树皮尚未脱落,材质尚未腐朽)。(4)抽样时可考虑以下因素:7~8月份罹病木陆续表现出感病的外部症状,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出现典型病死树最多),从出现初期症状至整株死亡约2周;林分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一些松树表现潜伏侵染现象(这种现象在混交林中表现的尤其明显;▲潜伏侵染:指松材线虫潜入一些松树后,由于寄主抗病能力较强或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害发生,病害处于停止发展或停止状态,较长时间不表现外部症状,或仅部分枝条表现感病外部症状。死树的针叶在小枝上下垂倒挂,当年不脱落。受害后的松树不会发新芽长新枝;
f不应将树干部有无松褐天牛为害作为判定的必要条件,对不同时期出现的病死树应区别对待。62抽样数量以小班为单位,表现症状的松树在10株以下全部取样,10株以上抽样不少于10株。7取样方法71取样部位(1)在树干下部,即胸高部位(整株枯死的);树干下、中(上、下部之间)、上(主干与主侧枝交界处)三个部位(如果胸高部位木质部材质新鲜、有松脂,或没有松材线虫病发生记录的可疑点)。(2)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树枝上(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3)在蛹室周围取样(春季松褐天牛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