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讨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探微
作者:李宗权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12期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本文设计了中学历史教学中讨论法的具体步骤,归纳分析了其众多优点,认为讨论法不但会极大地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的智力、思想品德、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讨论法;教学效果;学生能力
中学历史学科中的能力培养虽提出已久,可时至今日,教学中依然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零散的材料遗忘最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可以完全消退。”[1]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改革,将日益侧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仅从应考的角度来看,加强能力训练和培养也是必要和紧迫的。历史学科应培养什么能力?近年已有不少提法。有学者认为在诸多能力中最紧要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历史材料认识、分析历史人物、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能力,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它不仅适用于考察历史,而且在观察现实、认识社会等方面同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作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然而,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而在教学方法中,讨论法则不失为一种绝好的教学方法,值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大力提倡。
一、讨论法的具体步骤
1、课前准备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准备一份计划,即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计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可能提出的问题、希望学生回答到什么程度等等。与此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主题或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
2、搞好预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要求学生阅读与教科书有关的部分,并到图书馆利用各种资料,如百科全书、小册子以及研究资料等,作好上课前的知识准备,然后有目的地阅读,将注意力集中于与论题有关的内容。
3、准备一个提纲或报告
即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课的知识提纲,准备几个能回答的问题和将要提出的问题。
4、开展讨论
上课,可由教师作简短的发言,帮助学生了解讨论的性质、内容和步骤;也可由几个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可随时补充。教师在讨论完毕时,从中发现疑难或者有意义的见解,阐明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争议的地方,允许保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