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4.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15.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16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他的观点来自于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1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日前提出了“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的阶段性成果,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
用心爱心专心2
f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9.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性格各异:小刚得到老师夸奖后做事更努力;小强喜欢老师给他定个目标,然后完成;小勇独立性很强,自己设计任务,自己完成。请问老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采取的态度是A.“有教无类”B.“以德教化”C“当仁不让”D“因材施教”20若要查阅孔子的言论,应从以下什么书入手A.《春秋》B.《诗》C.《书》D.《论语》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6分,第23小题12分,共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分)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1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分)
22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材料三2005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