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9L。
统计学方法:对检验涉及的数据信息均在专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描述过程中用x2检验,用进行表示;计量资料描述过程中用£检验,用(x±s)进行表示,P
结果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8529,对照组诊断准确率588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与白细胞计数相关性分析:患儿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儿科的常见病种,其发病率比较高,一般常见类型包括肠炎、泌尿系统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等。该类疾病患儿血清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成分,且能够与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最终得到C反应蛋白。所以,临床将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一大参考。本研究对比了血常规检验与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后者取得了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为后期治疗提供重要医学参考。
血常规是临床最基本、最常用的血液检验,血常规检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患者白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炎性程度,了解病情在患儿机体的发展情况,以便实施针对性治疗和干预。虽然血常规检验具有方便的特点,但其结果易受活动量、饮食、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利于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全血C反应蛋白是一种主要的自行反应期的指示蛋白,当与炎性因子反应后,6~8h可明显上升,上升幅度达到正常值得20~500倍,通常情况下在组织损伤后24~48h达到峰值。全血C反应蛋白作为临床检验项目,不受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检验方便、灵敏性高等特点,为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医学参考。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8529,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588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率,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医学信息,加快患儿机体的恢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诊治细菌感染性疾病。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