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开题报告
2005春(专升本)会计学
企业有众多的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职工、政府等。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差异很大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当然要承担风险、债权人和职工也承担较大的风险同时政府也承担一定风险社会也将因企业的经营变故受到资源、环境、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企业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利益主体有关是多个利益主体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各个利益主体的目标都可以折衷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长。基于以上原因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的经营管理应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利益集团的目标为已任各利益集团的目标最大化就是企业绩效的最大化。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评价企业的绩效应以评价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核心。一、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企业绩效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评价方法。1认为企业绩效指的就是企业社会绩效着重从企业处理社会问题和承担社会责任两方面来评价其绩效的优劣2认为企业绩效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绩效还包括许多非财务绩效对企业绩效的评价必须将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结合起来考虑3将企业绩效分解为企业的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个组成部分认为两者分别受到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及其实现方式的影响只有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评价企业绩效。国外理论界认为企业绩效是一个包括经济绩效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或称社会绩效的多元化概念。其中经济绩效是最根本的既是企业最基本的组织目标也构成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以法律规定和能够促进企业经济绩效提高的那些社会责任为主。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内涵及意义从已有理论文献看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绩效密切相关。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策略和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风险及效益等因素正确处理企业的各种利益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三、主要参考文献周守华陆正飞汤谷良_2000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132陆庆平刘志辉2003企业内部绩效评价控制系统的建立研究会计研究12陆庆平2002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几个问题财务与会计9贾生华陈宏辉田传浩2003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个分析框架和应用研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