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非造林地块、混交地块位置无法明确标出,小班注记表包括小班因子注记、技术设计注记等注释简单,在营造林现场施工中不具备可操作性。
(1)完善营造林技术设计,包括其核心问题即造林、营林技术设计。根据年度造林区域立地环境,编制立地类型表并选用恰当的适生树种;按选用树种的生态习性编制造林典型设计,譬如整地方式、造林密度、混交方式等;关注营造林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如生物防火带、病虫害防治、林区道路建设等;经济林的小班设计要积极引入生态农业理论,适当试点或组织好林下养殖业、混农林业,推进农林牧的有机结合。(2)提高作业设计文本编写质量。首先应对内外业调查设计材料进行规范化的汇总整理,确保每个小班材料都能达到齐全、图表卡一致的标准;其次是要仔细分析与整理基础资料、设计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主次地突出、详细描述作业设计须解决的重点问题,譬如简要阐明工程规划总任务、实施效果、成功经验等,具体叙述立地
f类型、造林类型,等等;再次,要注意规范作业设计说明书文本形式,做到文字简炼、重点突出、层次明晰,使之具备施工作业的指导作用。(3)增加作业设计图中的部分内容,尤其是要对小班营造林设计图作重点改进,要求设计图比例尺适当、图例规范、标注内容清楚。一是要在设计图上增添如示范样板地块、混交地块、封山育林标志及生物防火隔离带等图示;二是应在设计图廓下方附内容详尽的小班注记表,主要内容含:①人工造林或模拟飞播造林的乡村名(地理坐标)、小班、造林树种、密度(株行距)、混交比等,②封山育林除将上述措施补全外,还应增加如封育方式、年限及封育措施类型等内容。
综上所述,在林业发展所处的新历史时期,林业部门要充分地发挥最大陆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者的作用,履行保卫生态防护线的岗位责任,在继续深入推进林业营造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单纯追求造林面积数量扩张的起始阶段,由“造”林转向“营”林,制定多学科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更好地拓展林业发展空间,这也是当前林业营业林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1魏红亮,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82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0,5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