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邓稼先
我相信,今天在场的各位,或多或少,大家也都有一个或多个自己心中的偶像。
今天来到这儿,我是想告诉大家我的偶像。我们一起先来想三个问题:
那么,如果说是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他有一天回家告诉你,说,亲爱的!我要调动工
作了,但是,去那儿,做什么和去多久,我都不能说,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
好,如果说,有一项事业,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这个领域拔地而起,提高了中国的
话语权,你觉得你应当获得这个国家怎么样的奖励?
我的偶像用他的一生回答了这三
个问题:
34岁,他回家告诉妻子说,我要调动工作了,我明天走。
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去多久?
他的回答是一样的: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
从此,他同他的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中消失了,整整28年。
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61岁。
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了国家奖金,
特别奖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是,我的偶像叫邓稼先。
从去年开始,我有机会在话剧舞台上重塑这位科学巨匠,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意识到,
原来“两弹元勋”这四个金灿灿的大字背后藏着那么多的难以想像。
难以想像,一次实验事故,邓稼先一个人冲进实验区,拣起那枚摔碎的核弹,命令所有
人都在场外待命;
难以想像,核辐射的后果是止疼用的杜冷丁从一天一针变成一个小时一针。
难以想像,邓稼先躺在病床上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
我们中国拉的太远了。
2012年3月,我有幸去拜访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我没有想过,两弹元勋的夫人,
今天仍然住在5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房子里的陈设和50多年前没什么区别。我们走的时候,
老人说,今天给你们讲了这些往事,我需要缓一缓。
我没想过,邓稼先已经离开我们将近30年之后的今天,往事对他们家人来讲,并不如烟。
就在不久之前,习近平主席到荷兰海牙参加世界核安全峰会,电视之前的我泪流满面,
因为我想到了老邓。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如果他知道,中国发展得这么好,中国的核实验走得
这么稳,他该会有多骄傲,有多高兴。
如果老邓还在,他今年正好90岁,我想请他就到这“我是演说家”的演播室里来,让他
看看这炫目的灯光,让他看一看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笑脸。
如果老邓还在,我多想亲口告诉他,我们这些80后、90后的孩子,真的很崇拜他,因
为有他,因为有和他一样的大批科技工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