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技能性实践教学就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对设备操作、软件编程、系统设计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往往是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是各技能点的具体体现。
3满足综合性实训的教学需要。综合性实训是对学生各技能点的整合,是解决具体问题或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这部分训练项目有的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真实的行业实体(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此类课程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模拟或真实反映行业企业的真实运作环境,甚至校内实训基地具有行业企业相同的社会功能。
4满足学生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往往有些学生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实训基地要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5满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要和行业发展紧密联系。通过不断参与专业领域内的实际工作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功能。
6满足科研、研发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转化、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科研工作也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而且科研工作对教学、社会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实训基地应成为学校科研、产品设计研发的中心,通过一定的渠道,加快成果转化。
7满足社会服务的需要。社会服务是指除全日制人才培养以外的对社会开展的技术、培训、支持等方面的服务。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和人才优势,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为社会企业、实体开展技术服务,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学校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8实训基地应具有自发展能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且实训基地要与行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这就要求实训基地要能够自我发展,而不是靠外部的不断投入来进行发展。无论在设备、开设的实训项目还是管理体制上都要能够体现自我发展的特点。否则,实训基地就变成了沉重的负担,而且逐渐老化失效。
f三、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教财〔2004〕9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原文如下: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建设,也可以由地方政府统筹建设和管理;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