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9.答案:C10、答案:D拓展题11、答案:B12.答案:败血病不能使小白鼠致死会导致其患病死亡转化因子DNA13.答案: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染色体主要载体14.答案:(1)0;98;2(2)34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35S;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菌体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3)D(4)因为S仅存在于蛋白质外壳中,而P则存在于DNA中,不能用14C和18O标记,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这两种元素,侵染细菌后无法确认放射性物质的来源。15答案:命题意图旨在使学生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和35S标记的目的是为了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①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②先将细菌分别培养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上;然后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被32P或35S标记的细菌。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③检测放射性的仪器不能区分放射性是由什么物质产生的,因此只能分开标记④31P和32P噬菌体的DNA32P进入细菌后,利用细菌中未标记的含31P的核苷酸为原料合成自身DNA;32S因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5S未进入细菌体内,而是以细菌内的32S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自身蛋白质;DNA是遗传物质。
相关链接朊病毒是正常蛋白错误折叠后形成的一种异常蛋白质,能引起致命的脑病如疯牛病、羊骚痒症和人类的克雅氏症等,它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一个谜题。目前尚不清楚正常蛋白是如何变成朊病毒的,以及进入人体的朊病毒是如何移动到大脑的。现在,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提出了可能的答案。虽然这些答
5
f案只是初步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将会为朊病毒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在哺乳动物中,朊病毒是朊蛋白(Prio
Protei
PrP)的异常形式。
当健康PrP自发折叠扭曲成其朊病毒形式并四处传播时,就会发生朊病毒疾病。但食用含有朊蛋白的肉显然也能引起朊病毒疾病。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神经病理学家Adria
oAguzzi和他的同事想知道吸收的朊蛋白是如何进入神经系统的。他的研究小组已经知道,朊病毒可通过肠道壁进入脾中的免疫细胞。但藏有朊病毒的免疫细胞--囊泡树突状细胞距离脾的神经细胞很远。Aguzzi想知道,这种远距离阻隔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食入感染朊病毒的肉类后几年后才会发病。为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的研究小组通过遗传改造方法拉进了小鼠脾中囊泡树突状细胞与神经细胞的距离。这些遗传改造小鼠食入朊病毒肉30天后就发病,而对照的正常小鼠80天后才发病。
而此时,远隔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