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苦闷和烦恼。
5、进行爱情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目前,学校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性生理、性心理、婚前性行为等研究和教育的较少;在学生管理中,一般强调纪律处分的多。应当加强大学生恋爱观、道德观、责任感、义务感的教育,倡导大
f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本着“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灵活地根据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教育的最佳时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稳妥地实现青春期心理的正常过渡,使他们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业上。
6、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固然,社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特长、职业技能等是学校开设的教育内容,但由于学生的家庭境况,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差别,客观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学院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努力做好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要重点关注那些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帮助他们积极联系单位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他们的心理表现。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消除学生因就业所带来的心理困惑和障碍。
7、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辅导员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要了如指掌,通过学校的资助,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二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和自食其力、保证温饱的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使他们在感受党和人民关心的同时,用诚信和勤奋回报社会的关怀。
四、具体措施及应急预案:1、建立学生心理状况登记表,结合心理测试结果,要求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清楚的了解。2、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工作会议,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
f状况及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班为单位设立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督导员,由学生骨干轮流担任,负责向辅导员定期汇报其掌握的学生思想、行为、学习等动态,为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争取主动。
4、认真落实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沟通学生的各种表现,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氛围。
5、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处理因学生心理等因素发生的突然事件;小组成员有所有辅导员及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小组保证信息畅通、工作到位,本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等工作原则,在日常教育、学生思想状况的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加强在敏感时期对敏感地点的排查,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坚持值班制度,及时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