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转型、国家教育政策调整、就业方式改变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社会上的各种利益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被推到了时代的漩涡里,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考验。在这种考验面前,有的大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坚强,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有的则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变得悲观懦弱,失去自信,甚至失去自我;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不堪“重负”,走向绝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有一些具体原因之外,大学生心理素质薄弱、自我调适能力差、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原因。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它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抓实、抓好。结合学院具体情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增强工作针对性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成才欲望,自我定位高;另一方面又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不成熟,不稳定。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外部世界更加纷繁复杂和多变,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如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等明显增加,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进而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f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变得非常突出,而且近几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自杀甚至违法犯罪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这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学校其他大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冲击,并导致其他学生染上心理疾患。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这既是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形成全员工作模式基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普遍性,学院要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生工作的整体规划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加强沟通,形成全员工作模式。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板报、网站、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实际,准确把握其心理脉搏,通过解决问题既疏导思想又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2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