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8361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戴芝花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年第11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5年8361例参加两癌筛查及妇女病普查的妇女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的发病率。方法:将8361例患者安季节气候分成两组,3月(气温较低的春季)4960例及6~7月(闷热潮湿的梅雨季)3401例。取其阴道分泌物加09生理盐水在显微镜下检查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滴虫,并测其PH值及做胺实验。结果:2015年3月检查总人数4960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炎163例,占33;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23例,占05;滴虫性阴道炎37例,占07。6月~7月检查3401例,其中细菌性阴道炎287例,占84;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92例,占27;滴虫性阴道炎22例,占06。结果:细菌性阴道病和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在闷热潮湿的6~7月份发病率比温度较低的3月份高,滴虫性阴道病无差异。【关键词】阴道分泌物;细菌性;假丝酵母菌;滴虫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分泌液,俗称“白带”。正常妇女的分泌物清亮、透明、无味,不引起外阴刺激症状1。常见的有细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炎的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但因病原体不同,分泌物特点、性质及瘙痒轻重不同。本文对本单位在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及妇女病普查活动中的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15年8361例参加两癌筛查及妇女病普查普治的35~59岁的妇女。按季节气候分为两组,分别是3月4960例及6~7月3401例。12材料自配的09氯化钠及10KOH溶液,PH范围38~54的精密PH试纸,奥林巴斯双目显微镜。13标本采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插入窥阴器,暴露阴道和宫颈后,观察分泌物的色泽,用无菌长棉签从阴道侧壁上13处取分泌物。14方法在载玻片上加1滴或2滴09氯化钠,将阴道分泌物和生理盐水混合成悬液,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取少量阴道分泌物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10KOH,闻到氨味或鱼腥样气味即为胺实验阳性。15诊断标准湿片检查找到阴道毛滴虫即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找到假丝酵母菌及牙生孢子即诊断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下列四项中有三项阳性,即可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或有腥臭味;2)找到线索细胞,线索细胞需大于全部上皮细胞的20;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