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初探【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企业的急功近利,导致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加剧了我国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恶化,这为绿色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绿色会计应将维护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当作反映和控制的对象,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去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它不仅要为微要建立完善将经济利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关键词】绿色会计;绿色资产;绿色费用;绿色效益一、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1绿色会计的主体绿色会计的主体即绿色会计的定位,按其核算内容,可将绿色会计主体划分为宏观绿色会计主体国家、中观绿色会计主体区域经济体、微观绿色会计主体企业。这种划分方法,科学规定了绿色会计主体的空间界限,将对资源的使用权利与保护责任统一起来。2绿色会计的客体绿色会计的客体,即核算对象,应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即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具体包括绿色资产、绿色费用、绿色效益。3绿色会计的目标绿色会计的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通过会
f计的计量、反映和控制来促进社会环境资源合理利用,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和协调一致;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相关的绿色会计信息,为政府管理机构、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环境利益关系人的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4绿色会计的假设(1)会计主体假设:绿色会计应注重主体的行为特性,按照边际价值理论和“资源托付论”的要求,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作为绿色会计主体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部分,使绿色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指绿色会计核算以会计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3)会计分期假设。为方便核算,应将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期间,以定期核算经营成果。(4)多元计量假设。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相当一部分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因而绿色会计的计量应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与自然环境有关的指标,文字说明为辅,做到多种计量方法互相补充,为有关各方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二、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确认1绿色资产的确认绿色资产是指经济实体或单位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