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习资料卡
光学望远镜史
数千年来,人类只能以肉眼观看宇宙,随着光学望远镜的发明,天文科学开拓了新的巨大的领域,这项聚光成像的仪器使得遥远的物体看起来更近、更大、更亮,我们对天空的看法也随着观测的结果而不断地发生改变。1609年,意大利人伽利略首先将望远镜应用于天空。60年后,英国科学家牛顿以反射面镜(牛顿式望远镜)取代易产生色差的透镜式望远镜。之后,许多伟大的天文学家精心研究、改进设计的光学望远镜的使用,都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星空新发现,也掀起一阵阵观测与科研的热潮,这些,大大地开拓了世人对自然景观视野,更带领人类走出文明黑暗的时代。经过三百多年来的光学望远镜改良,我们不但对于太阳系的行星有了大略的了解,对于银河系等螺旋星系、星云也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最近五十年来藉由电脑的辅助而突破了以往的造镜限制,更造就出多面反射镜组成单一影像、拼嵌式、立体摄影等高解析、高画质的望远镜。再加上电子藕合装置(CCD),这些,对天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我们对于观测的结果形成许多不同的新见解、新观念。另外,环绕地球运行和观测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可免除地球浑浊大气层的视野干扰和观测点条件选择的限制,成为有史以来最具威力的望远镜,它让我们观看宇宙的视野又起了革命性的改变。现在电脑网络的发展,使得远方遥控观测的天文知识更加普及从而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身处于观测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面对观测中的新发现、资料信息处理上的新突破、理论上的新见解,你我该如何面对呢?是存着排斥新知识冲击的心态,或是消极地等待未来新观念的洗礼,还是希望凭藉熟悉新科技的发展,能在新世纪里热烈地参与探索大自然的行动?期望本文能帮你引发出对天文科学的兴趣。1609年,伽利略利用“光线穿透玻璃时会折射弯曲”的透镜聚光原理,创制“折射式透镜望远镜”,并首次用它窥天。他看到了太阳黑子,看到了月球上的群山阴影,看到了木星较大的4个卫星以及金星的面相。1668年,牛顿创制第一架反射式面镜望远镜,他清楚地观看出木星的8个较大卫星。同时消除了透镜望远镜产生色差的缺点,且具有镜筒短、便宜、易维护等优点。1659年,惠更斯以框架吊透镜省略受风影响的长焦距望远镜筒(元代郭守敬创建的“简仪”中已有去除管子结构的“窥衡”观测置,它比惠更斯的构思早三百多年)后来,1675年卡西尼更进一步发现了土星环上的环缝。1782年,威廉赫瑟而用12米长、直径30厘米的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