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力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王福常忠宝来源:《奋斗》2017年第14期
黑龙江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全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是粮食多了,农民收入却增长缓慢,这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现实问题。为寻求破题之策,2014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抓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总要求,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潜力,集中资金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农业综合开发新路子。
一、依托大水利资源,大力推进水稻产业发展
水稻是黑龙江省一大优势特色产业,全省种植的水稻全部为粳稻,不仅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五常、庆安、延寿、方正、北林等地大米全国闻名。因此,水稻产区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一般旱田区。2014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61217万亩,为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二位,总产量4441亿斤,商品量高达70,占全国水稻商品量的25、粳稻商品量的60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导型产业。
黑龙江省水利资源丰富,拥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以及兴凯湖、镜泊湖等四个较大湖泊,大小河流1700多条,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9744亿立方米,平均年降雨量为4698毫米以上。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强大水利建设,特别是加大对“两江一湖”的开发力度,这是持续推进我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固本之策、强基之举。
对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农业综合开发积极跟进,主动作为,自2013年以来,大力推进以“旱改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低纬度、水资源丰富地区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重点开发松花江及嫩江干流沿岸、东部三江平原的37个县,建设优质水稻产业带。要求项目区尽量使用江、河、湖、库等地表水,展节水灌溉。同时,引进优良品种,建设育秧大棚和催芽车间,支持农民购买插秧机和收获机械,使田间工程实现高标准作业,水稻生产实现优质高效。大力扶持水稻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知名品牌,使水稻既“种得好”又“卖得好”。
三年来,我省农发项目区的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78万亩,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50以上;扶持水稻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8个,建设水稻育秧大棚24万栋,建设水稻催芽车间12个,组建水稻农机合作社32个,有力助推了全省水稻产业的整体升级。
二、依托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