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
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
1、物理修复改土法。改土法包括客土、换土、去表土、深耕翻土等措施。土壤重金属污染一般集中在土壤表层,客土法就是向污染土壤中加入大量的干净土壤,覆盖在表层或混匀,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危害浓度以下或减少污染物与植物根系的接触,从而达到减轻危害目的。改土法对轻度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明显、彻底,但该法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成本高。与此同时容易造成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降低,甚至产生“二次污染”。2、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富集或提取,通过生物作用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其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可以忍耐或超富集某种重金属元素的植物,通过植物系统或根系吸收带走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以期达到清除污染、治理土壤的目的。植物修复技术依其过程及修复机制的不同可分成植物吸收、植物挥发、植物降解、植物根滤、根际生物降解和植物稳定。植物修复与物理化学修复措施相比,植物修复的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地表植被覆盖的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f因此,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的超富集植物已成为植物修复研究的一个热点。微生物修复是利用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沉淀、氧化还原等作用降低土壤重金属毒性的技术。微生物活动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的PH值和土壤结构,影响植物的根系分泌等过程,进而影响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和重金属的形态,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修复效果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有点,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蚯蚓作为土壤环境中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的摄食、做穴、移动、排便等行为都会对土壤重金属产生影响。蚯蚓粪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对土壤重金属有着巨大的潜力。3、化学修复化学修复就是利用一些改良剂,与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如改变土壤的PH值、Eh等理化性质,经氧化还原、沉淀、吸附、结合、螯合、抑制和拮抗等作用来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活性,达到污染治理和修复的目的。化学修复作为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因其成本低,能够用于大面积的污染农田,且易于实施,特别是对于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