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儿遗尿症应该如何预防
遗尿症的症状:1、睡眠昏沉,难以叫醒,醒后不知。入睡后不自主排尿,常发生在夜间相对固定的时间,上半夜较多,有时一夜数次,甚至午睡也尿床,可持续数年。2、平时易出汗,尤其夜间出许多,睡觉姿势多为爬或蜷卧式,脾气古怪、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冬天或阴雨天加重。3、在生殖泌尿系统,男女差别甚大,甚至尿床的比例也有所不同,这在四至六岁男女皆相似。但到七岁后男孩却大于女孩子,十一岁时男孩尿床的比例比女孩高两倍,此可能是女孩的生理成熟较早,继发性遗尿较少,如厕训练反抗性较少的原故4、按照遗尿时间可分为夜遗尿症和昼遗尿症,昼遗尿症患儿在白日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障碍等症状,在夜间肯定也遗尿。夜遗尿症是指只在夜间遗尿。5、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功能性遗尿和器质性遗尿,功能性遗尿是指由非器质性病变引起2岁半以上儿童不自主的排尿。器质性遗尿是指因神经系或泌尿系器质性病变而引起2周半岁以上儿童的不自主排尿现象。遗尿症的病因:1、遗传遗尿症患者中约有3040有家族史,经研究认为是多基因遗传,发生的概率由于种族、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一般双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77,单亲遗尿患者孩子发生率为44,双亲均无遗尿使者孩子发生率仅15。2、内分泌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正常人ADH分泌白天比夜间少125,尿量随ADH的分泌而发生相反的变化白天和夜间尿量比约为341,部分遗尿的孩子因夜间ADH的分泌不足114致夜间尿量增多,产生稀释尿,加重膀胱的负担而遗尿。3、排尿训练不当排尿训练不当,主要是孩子小时候长期戴尿布、有些家长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替他们接尿等,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积习难改,容易发生夜间遗尿。影响遗尿症的因素:遗尿与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主要是指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减少,逼尿肌不稳定和尿道梗阻致逼尿肌过度收缩。功能性膀胱容量是指白天膀胱充盈至最大耐受程度时的膀胱充盈量。文献报道,相当一部分遗尿患儿,尤其是去氨加压素弥凝治疗无效的巩固性遗尿,共功能性膀胱容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逼尿肌不稳定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发生无抑制性逼尿肌压力增高。Wata
abe发现3的遗尿患儿有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国外研究用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国外研究用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发现遗尿患儿膀胱容量比正常值少30。西安华仁中西医结合医院遗尿科对12例难治性遗尿患儿作进一步膀胱容量测定,发现膀胱容量小于正常者有8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