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团队建设
第一章团队的概念
【故事分享】迁徙的雁群一字排开成V字型飞行,大雁每一次煽动翅膀,都是对尾随的同伴的一次激励,可以减少百分之七十的空气阻力。当某只大雁偏离队伍时,它会立即发现单独飞行的阻力,马上飞回队伍,重新借用同伴提供的向上气流。飞行在队伍中的大雁会发出鼓励的叫声,使雁群保持一定的速度。当前导的大雁疲倦时,它会退到队伍的后面,而另一只大雁则会代替它飞到前导位置。当有雁只生病或受伤时,就会有两只大雁伴随在它旁边,康复后们自己组成队伍再开始飞行,或者去追赶上原来的雁群。
【雁行启示】与拥有相同目标的人同行,能够更容易地到达目的地,因为彼此之间能互相推动;紧跟大队伍,乐于接受他人的协助,并帮助别人,相信互助,能更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工作中应该多正面鼓励别人,实现最完美的自我表现;艰巨的任务需要轮流付出,我们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才能和资源;相互扶持才能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节群体的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二、群体的类型命令型群体(学校领导班子);任务型群体(为任务而共同工作);利益型群体(共同关心的具体目标);友谊型群体(球迷协会)等。三、群体的产生人们加入群体是为了满足如下社会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四、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一种与群体规范有关的心理症状,它主要是指由于群体压力,而使群体中少数人新颖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难以充分地表达出来。群体思维是一种损害了许多群体的疾病,它会严重影响到群体绩效。例如,某人在会议或集体活动中,原准备发表一通自己的看法和“高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与处于控制地位的大多数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则多半会修改或放弃自己原有的意见和观点。五、社会懈怠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搭便车者”乘机搭上群体努力的大车而不费自己的力气。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时,活动的效率就会降低。【拉力实验】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瑞格尔曼比较了拔河实验中的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他要求人工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人或8人为一组拉。结果是:个体平均拉力是63公斤;3人的总拉力为160公斤,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