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课程代码】612006【开课时间】第3学期(例:第3学期)【学时学分数】54学时(例:64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学院制定人】【合作企业及工作人员】【审核人】二、课程定位《汽车构造与原理》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以及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系统的掌握汽车整体及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各大总成机构的构造、关系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和位置,以便为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扎实的基础。同时,配合拆装实习的进行,使学生对整车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重点就在打好基础。我系的办学思路,着重于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已便让学生扎实的掌握汽车底盘的拆卸、组装及机械部件、液压(气压)原件的调试和校正。也为将来迈向核心课程打好基础。四、课程目标1知识结构1掌握本专业所需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文化基础及其在专业应用方面的知识;3掌握机械识图的基本知识;熟悉汽车常用标准件的基本知识,了解汽车材料的基本知识;4掌握电工和电子基础知识;5掌握汽车的构造、维修、检测、诊断、技术管理等知识;6熟悉汽车维修方面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有关知识。2能力结构1能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汽车说明书及维修手册等技术资料;
1
f2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和专业软件能通过互联网获取专业信息和资料;3能识读一般装配图和零件图;4具备正确选择和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仪器(表)的能力;5能独立完成常见车型的维护作业;6具有汽车检查和修理的能力;7具有汽车性能检测的能力;8具有汽车常见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9具有分析汽车电路的能力;10具有组织汽车维修企业班组生产的基本能力。3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2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备一定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创新意识。五、课程教学设计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离合器
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离合器的功用,理解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离合器的结构和具体组成部分;3掌握膜片弹簧、周布弹簧和中央弹簧的结构特点,理解膜片弹簧的特点。教学重点摩擦片式离合器的r